德乙五十年:德国第二级别联赛的历史

德乙联赛历史悠久,作为德国足球第二级别赛事,它为俱乐部和球员提供了迈向顶级赛事的跳板。

在1962年7月28日多特蒙德威斯特法伦大厅成立德甲后的十年,各俱乐部代表签署了一份新的二级联赛计划,旨在缩小职业与业余比赛之间的差距。这一次,在1973年6月30日的法兰克福,宣布了由20支球队组成的两个分区的德乙联赛将在1974/75赛季启动。

这些讨论之前在德甲成立时就已经进行过,但没有实现。然而,德甲的成功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再加上德甲与当时五个地区联赛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后者一直是足球金字塔顶端的供应者。

不过,一切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决定哪些球队加入新联赛方面。就像德甲成立时一样,多种标准决定了首批40家德乙俱乐部,这些俱乐部被平均分配到北部和南部两个联赛。除了过去五年的竞技成绩外,技术和经济要求也在球队分配中起到了作用。

从竞技角度来看,由凯泽斯劳滕传奇、1954年世界杯队长弗里茨·瓦尔特执教的阿尔森伯恩体育会毫无疑问有资格入选。然而,由于球场设施不足和经济不确定性,他们的许可证被拒绝。相反,萨尔布吕肯获得了许可证,直到1974年7月20日——联赛开始前不到两周,法律程序才结束。

当德乙联赛终于在1974年8月2日开赛时,萨尔布吕肯在主场迎战达姆施塔特,开启了联赛的新篇章。尼古拉乌斯·塞米利奇曾在奥芬巴赫踢球者效力三个赛季,他在第18分钟打入历史上的首个进球,成为德乙历史上首位进球者,他的进球帮助主队获胜。

当时,萨尔布吕肯中场的核心是一位名叫费利克斯·马加特的21岁球员,他的17个进球帮助萨尔布吕肯在1976年升入德甲,随后转会汉堡。他成为了汉堡三次德甲冠军得主,赢得了欧洲优胜者杯,并在1983年欧洲冠军杯决赛中攻入金球击败尤文图斯——这是欧冠联赛的前身。这位活力四射的中场球员还在1980年随德国国家队夺得了欧洲冠军,确立了马加特作为德乙诞生的第一位真正德国传奇的地位。

与马加特并肩作战的是霍斯特·赫鲁贝施,他是汉堡最辉煌时期的关键人物,同样是在次级联赛中崭露头角。1977年,他随埃森红白队降入德乙北区,在1977/78赛季的35场比赛中攻入41球。至今,他与罗伯特·莱万多夫斯基共同保持着单赛季最多进球的纪录,尽管当时的德乙联赛有更多的比赛场次。

赫鲁贝施追随马加特的脚步加盟汉堡后,也在1980年赢得了欧洲冠军,他在决赛中梅开二度,帮助德国以2-1战胜比利时。这场比赛创造了传奇性的名言,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当时对摄影师喊道:“把镜头对准赫鲁贝施,他就要进球了。”随后,鲁梅尼格传给赫鲁贝施,后者头球破门得分。

德乙五十年:德国第二级别联赛的历史

德国国家队的下一个重要荣誉也与德乙联赛息息相关。鲁迪·沃勒尔最初在奥芬巴赫踢球者效力三年,然后随慕尼黑1860队从德甲降级,在1981/82赛季打入37球,几乎将雄狮队带回顶级联赛——这一进球数仍然是自1981年以来德乙联赛单赛季最佳记录。沃勒尔在德乙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在1990年成为了世界冠军。他的锋线搭档尤尔根·克林斯曼同样在德乙联赛中磨练技艺,而同为世界杯冠军的奥拉夫·顿和弗兰克·米尔也是如此。

沃勒尔在对阵阿根廷的决赛中赢得了一个点球,由已故的安德烈亚斯·布雷默罚进,而为德国在罗马锁定胜局的球员同样是德乙联赛的产品。布雷默在19岁时为萨尔布吕肯在德乙首秀,并立即在1980/81赛季成为常客。仅一个赛季后,他就转会到劳滕,并成为了那支不仅在1996/97赛季立即重返德甲,而且在接下来的一个赛季就成为德国冠军的队伍的一部分——这一壮举至今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