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迪:米卡尔-布里奇斯对“朋友们”感到开心,对结束了“艰难的局面”感到如释重负

邦迪:米卡尔-布里奇斯对“朋友们”感到开心,对结束了“艰难的局面”感到如释重负

肖恩·马克斯表示,在布鲁克林篮网将27岁的米卡尔·布里奇斯交易到纽约尼克斯时,布里奇斯并未提出离队要求或寻求交易。篮网总经理强调,这不符合布里奇斯的性格,他是在回应报道,特别是伊恩·贝格利的报道中提到布里奇斯及其团队如果不能如愿将会采取强硬措施的说法。

但毫无疑问的是,布里奇斯渴望与他在维拉诺瓦大学的三位前队友在麦迪逊广场花园重聚,并且他对在布鲁克林的生活并不满意。正如他在保罗·乔治主持的《Podcast P》节目中所说,以及斯蒂芬·邦迪周四在《邮报》的文章中所报道的那样,布鲁克林的情况变得无法忍受,而河对岸的情况似乎非常理想。

“谁不想要这样的机会?谁不想要这样的压力、这样的期待?”布里奇斯在节目中谈到曼哈顿的情况。“如果你真的热爱这项运动,真的想成为最好的自己,你就会想要这样的机会……在那里你是主角,所有责任都在你的肩上。你会怎么做?鉴于我成长的方式和经历,我觉得我已经为这一刻做好了准备,而且一直如此。”

确实,布里奇斯告诉乔治,他在布鲁克林也是问题的一部分,他称自己在篮网的一年半时间是最艰难的时期,并指出他的领导力——这是马克斯在凯文·杜兰特被交易后对他赞誉有加的地方——有所欠缺。

“本可以做得更好,”布里奇斯在夏季联赛期间录制的节目中说道。“但是情况不同。我和每个人都很亲近,我们关系都不错。只是我们无法解决问题。我认为那是最困难的情况。你想领导并帮助他人,但有时你需要照镜子问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来改善现状?’这就是我觉得我有点不足的地方。……个人而言,这很艰难。”

正如邦迪的同事布莱恩·刘易斯报道的那样,布里奇斯在赛季后半段的表现急剧下滑,以至于在篮网最后10场比赛中的场均得分不到14分,投篮命中率勉强超过40%,而球队的领导角色则交给了卡姆·托马斯。

邦迪曾为这座城市两家小报报道过篮网和尼克斯的消息,他对布里奇斯缺乏领导力的原因进行了评估,部分参考了刘易斯的报道。

据两位了解布里奇斯在布鲁克林任期的人士透露,大家一致认为他的领导能力有所欠缺。从我收集的信息来看,布里奇斯将球队的困境内化于心,被责任压得喘不过气,因此不愿承担带领球队摆脱泥潭这一艰巨任务。

布里奇斯糟糕的身体语言伴随他的糟糕表现出现。挫败感转化为沮丧和不满。他既不是篮网所需要的沟通者,也不是自信的核心球员。正如《邮报》的布莱恩·刘易斯报道的那样,布里奇斯上赛季曾与母亲讨论过他外露的挫败感。

“我只是对自己太苛求了,太想赢了,太沮丧了,这些都影响了我的一切,”布里奇斯告诉刘易斯。“我带着快乐打球。我一直都是这样。当有人问我,和我说:‘你看起来不一样了’,这完全是因为我的情绪,这意味着一些事情。这意味着我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状态。”

邦迪还指出,布里奇斯来到布鲁克林时并没有领导经验。在维拉诺瓦大学,他与贾伦·布伦森、乔什·哈特和多恩特·迪文森佐一起赢得了两次NCAA冠军;在菲尼克斯太阳队,他与克里斯·保罗和德文·布克一起打进了NBA总决赛。

现在,他将回到维拉诺瓦尼克斯队,无需承担领导者的角色。布伦森已经牢牢占据这个位置。他表示,他喜欢与朋友一起争夺总冠军的压力,不会怀念在布鲁克林的角色。

“有时候你情绪激动,非常愤怒,如果某人犯了一个错误,你会立刻做出反应,”布里奇斯告诉乔治,“如果你知道你和这个人关系不错,至少他们会了解你,不会想:‘哎呀,他怎么了?’”

与布里奇斯一同参加节目的卡梅罗·安东尼也暗示尼克斯的文化与布鲁克林的文化不同,这会对他有所帮助。

“我认为他已经体验到了纽约的本质。在布鲁克林篮网时,他可能以不同的方式体验了这种文化,因为那边的文化不同,”卡梅罗·安东尼坐在布里奇斯旁边在节目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