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从私募股权的边缘地位成长为繁荣市场

几乎每个主要联赛——不久很可能包括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都允许私募股权(PE)基金持有球队股份,以至于机构投资者几乎无处不在:NBA、NHL、MLB和MLS中至少有十几个队伍的股东中有私募股权。
顶级欧洲足球联赛和一级方程式赛车,以及从女子足球到长曲棍球再到综合格斗等新兴联赛,都有大量的机构持股。
曾经私募股权高管被称为“门口的野蛮人”(一本关于私募股权交易的著名书籍如此称呼他们),被主流企业主所恐惧和憎恶。
如今,私募股权基金似乎成了体育团队老板的最佳朋友。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私募股权是什么时候开始投资体育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退一步,简要回顾一下私募股权的历史。私募股权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私人公司——通常是投资者群体——在某个公司中持有所有权(股权)。这类实体存在已久,但我们通常认为私募股权的现代版本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而风险资本这一形式则是在二战后出现的。人们普遍认为,20世纪70年代末为简化税收并降低企业可承担的风险所做的努力实际上使得私募股权在1979年处于休眠状态。
然后到了80年代。1980年,大通胀——经济学家称之为近二十年价格快速上涨的时期——达到15%的峰值。从这个峰值开始,包括借款成本在内的利率开始下降。一组投资者看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借到越来越便宜的钱,并利用大量贷款来撬动少量自己的资金购买企业。这些杠杆收购基金通常被称为“企业掠夺者”,因为他们经常购买一家公司并将其拆分——解雇员工、削减成本并常常增加更多债务——以偿还购买企业的贷款。其他私募股权基金虽然没有那么激进,但仍专注于寻找那些运营不理想的但可以重组的企业。
在这种背景下,体育联盟并不希望私募股权参与进来。而且私募股权本身也不太关注体育团队。俱乐部规模太小,不足以引起行业的兴趣。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80年,奥克兰运动家队——现在价值13.7亿美元,尽管上座率较低——仅以1270万美元的价格被出售。直到杰里·琼斯以1.4亿美元的惊人价格买下达拉斯牛仔队时,体育团队才开始被视为值得投资的对象——不过大部分钱是用来购买他们的体育场的。
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私募股权行业经历了由利率下跌然后上升驱动的繁荣-萧条周期,同时主要聚焦于基于购买美国企业和将制造业外包给低成本国家的投资计划,以提高盈利能力。体育和私募股权彼此相互忽视。
那么,私募股权是什么时候开始对体育感兴趣的?
2005年,在NHL球员停摆期间,球队老板们和由贝恩资本的史蒂芬·帕柳卡(后来成为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部分所有者)领导的一组银行家在纽约市会面,讨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提议:贝恩将以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整个NHL——每支球队、每件球衣、每个冰球。贝恩的计划是将NHL变成一个单一实体,类似于现在的MLS结构,以便在与广播商的谈判中获得定价权,并更好地限制球员薪资。贝恩的计划如此大胆且看似高明,以至于老板们实际上鼓掌赞同,但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一提议,因为根据《商业周刊》的一篇报道,他们对球队有着情感上的承诺。
第二年,即2006年,出现了首个私募股权对体育的投资。但这并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欧洲。那一年,三家美国基金购买了著名足球队巴黎圣日耳曼的多数股权,根据Tifosy Capital & Advisory对足球私募股权投资历史的记载。这些公司——Colony Capital、Butler Capital和摩根士丹利——后来将球队卖给了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直到大约十年后,更多的私募股权基金才进入欧洲足球市场,到2019年,欧洲球队中有九个机构所有者,根据Tifosy的数据。
就在这一年,美国联赛开始赶上它们的欧洲同行,MLB决定允许私募股权公司在其特许经营权中拥有少数股权。NBA、NHL和MLS都在几年内相继跟进。